——弘扬永顺精神 打造特色名镇
永顺县芙蓉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班子整体合力,调动全体干部积极性,促进了芙蓉镇经济社会发展。两年来,该镇先后被评为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全国十佳环境优美乡镇、州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州县信访维稳先进单位、州县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文明建设标兵单位、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先进单位、党建带妇建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加强组织建设,激发班子合力
本着“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该镇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干部职工整体素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主要抓好党委中心学习组的学习;在制度建设方面,主要抓好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镇党委廉洁自律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和主要领导信访接待日等各项制度;在作风建设方面,每个班子成员牢记《规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群众利益衡量一切工作。通过抓好班子的自身建设,使党委政府班子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把党委书记上党课与中心组学习结合起来,把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等结合起来,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政府上下形成安定团结、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狠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该镇坚持干部队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进一步调整村级班子成员。引导各村党支部按照“抓项目,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镇上下形成了心齐干事的创业环境。积极开展党员培训工作,举办全镇党员培训会2次,参训人数370多人。加强党员队伍的发展壮大,做好入党积极分子、新党员培养和吸收工作,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两年来,共培养优秀青年入党积极分子68名,纳新党员38名。
突出产业建设,着力发展经济
该镇坚持“稳定面积抓规模,推广技术抓质量,依托品牌抓效益”的宗旨,以种植业抓高效、林果业抓改造、科技推广抓引进为重点,主攻品牌农业,依托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按照强龙头壮基地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烤烟、椪柑、水产养殖三大农村支柱产业。依靠科技,发挥优势,由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转变,进一步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增加了农民收入。去年全镇烤烟种植面积达到12902亩,实现收购烟叶330万斤,占全县收购总量的22.6%,实现烟叶收入2800万元,人均增加收入200元。2012年发展种植面积达到13320亩,成为永顺县烤烟龙头乡镇。同时,该镇共种植柑橘1.2万亩,柑橘总产量达9000吨。基本建成千亩湘西富硒椪柑基地,实现柑橘品改3500亩,低改2200亩。全镇水产养殖协会会员已增至200多户,养鱼网箱500多口,实现产值700多万元。
抓住芙蓉镇核心景点圈建设机遇,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坚持“旅游产业抓投入、投入资金抓景点、景点建设抓特色”的旅游发展理念,建立健全芙蓉镇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完成45户48栋房屋拆迁工作,实现85户民居仿古改造。积极与芙蓉镇景点圈管委会衔接资金500余万元,修建游客服务中心、大型停车场。向上级争取306个公益性岗位,举办电工、导游、服务员、厨师等400人次的劳务培训,进一步改善旅游环境。两年来,积极配合开展古镇景点项目工程建设和“整脏治乱”工作,启动污水处理系统工程规划设计,新建垃圾处理场,购置两台清运车和一台洒水车,开通街道路灯,推行“门前四包”责任制,使镇内整洁、干净、有序。到目前为止,游客量达15万人次,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和谐社会
该镇创新综治、信访工作机制,全力做好镇内矛盾纠纷月排查、季分析和调处工作。该镇是芙蓉镇景点圈建设核心区,征地拆迁纠纷和其他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本着稳定压倒一切,确保一方平安的指导思想,该镇增设芙蓉镇政务中心,专门接待老百姓来信来访,并实行领导接访日制度,抓好民事纠纷调处,搞好破积案化难案工作。根据芙蓉镇实际情况,该镇专门成立政府对接景点圈旅游工作组,狠抓落实,化解了一批积案难案。在开发区征地拆迁工作中,对10户18间房屋“钉子户”,该镇因工作到位,顺利完成拆迁工作。
该镇抢抓西部大开发和芙蓉镇核心“景点圈”建设机遇,提出“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旅游活镇,作风立镇”的发展思路,以建设富裕和谐新芙蓉为突破口,利用资源优势,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去年全面启动芙蓉镇农网改造项目工程,已完成保坪和科皮等村,目前商合、河畔、双桥、雨龙等村低改项目正紧锣密鼓进行。为改善镇政府干部办公环境,投资300余万元的新政府办公大楼及50套廉租房已建成。在旅游服务方面,完成对原王村农贸市场两边的居民房屋仿古改造,形成独特的土家特色,为全镇的旅游文化事业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
. .
来源:团结报
作者:向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