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顺
永顺县“十二五”第一轮建整扶贫成效显著
2013-03-02 10:33:05今日永顺 字号:

永顺县十二五第一轮建整扶贫成效显著

 

红网永顺站(通讯员 龚吉州 李云祥2011—2012年,省、州、县130个联村单位,选派150名工作队员组成30个工作组,进驻永顺县10个乡镇30个贫困村。两年来,工作组及后盾单位共为驻点村协调投入资金19692万元,突出抓好基层组织、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五大建设”,扎实推进十二五第一轮建整扶贫。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农业特色产业渐成规模,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较快,村貌民风发生了可喜变化。

加强组织建设激活力。各工作组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依照法律和组织程序,选好配强村班子。30个驻点村共调整支委成员50名、村委会成员95名,其中调整村支书13名、村主任17名、团支书17名、妇代会主任23名、民兵营长17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74名,发展新党员83名,确定村级后备干部111名,村干部、党员接受培训2072人次。扶持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7个,建成远教站点30个。各后盾单位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深入驻点村开展机关支部联基层和“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行三制一卡四议两公开等制度,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壮大特色产业促增收。各工作组坚持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引导驻点村群众转变观念,帮助村民因地制宜选择产业项目,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扶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30个驻点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面积18893亩,引进推广新技术新项目58项,培养山羊、黑猪、土鸡、竹鼠、黄鳝等养殖和烤烟、柑橘、猕猴桃等种植专业大户和示范户408户。各驻点村的特色产业渐成规模,直接带动村民稳定持续增收,有效提升了农村产业化水平。

完善基础设施惠民生。各工作组及后盾单位从群众普遍关注的饮水难行路难用电贵等民生问题入手,加大基础设施援建力度,着力破解发展瓶颈,进一步改善驻点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30个驻点村兴修维修水利工程94处,解决饮水困难18073人,新增旱涝保收面积5407亩;新修、整修、硬化村组公路294公里;架设农村电网273千米,解决用电户数5066户,15个村已完成农电网改造升级,实现城乡同网同价,惠及了驻点村广大村民。

改善生态环境亮家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生态公益林,积极实施以沼气池、节柴灶为重点的生态能源工程,配套改厕、改厨,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推进扶贫村可持续发展。30个驻点村发展沼气584户,落实节柴灶910口、节能炉931口,安装太阳能90台、卫星电视接收器827口,改厕1350户,修建垃圾围166个,安装节能路灯125盏,亮丽了村庄。

发展社会事业构和谐。各工作组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全面推进驻点村社会事业建设,凝心聚力共建和谐新农村。全县30个工作组积极争取资金,新建村小7所、整修6所,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545名,慰问救济困难户1643户,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实施危房改造和新建195户。建设村卫生室28个、农家书屋30个。组建治安联防组织30个,开办法律知识专题讲座65堂,村民参加普法教育3671人次,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59起。积极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医疗下乡(村)活动66场次,帮助驻点村群众提高科技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广大村民特别是青壮年劳力的综合素质。

作者:龚吉州 李云祥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