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斌,1973年出生于永顺县松柏镇仙仁村,是永顺县政协常委,湘西州政协委员。走近他的第一感觉是给人信心。
他创办的松柏米业,是一个以生产加工销售粮食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司流转土地5800亩,下有11个专业合作社,9个家庭农场,入社社员10137户,其中有精准扶贫户2751户。注册的商标有:“松柏”、“五连洞”、“醉溪州”、“老谷种”等。公司获得“超声波黄曲霉素提取装置”等12项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项。公司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成为湘西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以产业扶贫的龙头企业。公司带动辐射芙蓉、高坪、石堤、万坪、车坪等乡镇32个行政村1.3万余户,种植面积3.5万余亩。
王立斌大学毕业后在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这对农村的孩子来说赢得了人生的“金饭碗”。他通过积极打拼,事业风生水起。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他于2015年回来了。一些不理解他的人为他可惜,认为好不容易走出“农门”,为什么又要回来和泥巴打交道?
松柏镇原来有几家稻米加工厂,但因经营不善,局面难以维持。大米厂瘫痪,粮食就要滞销,生产、加工、销售这几个环节扣不紧,就会直接影响农民利益。农民的利益受损就会丧失积极性。
王立斌知道这一情况后,九芝堂再也留不住他,他下决心回来重组松柏米业,与父老乡亲一道种田,一同致富。
如果说,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开屠卖肉开出新天地,让人民吃上放心肉,那么,王立斌回乡创业种稻谷,他想的是让大家吃上优质米,放心饭,让种田的父老乡亲多赚一点钱。
他这样想就这样干。他创新土地流转新思路,提高储地增值效率,在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上,采用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村民们踊跃入股田土,年底参与分红。
他创新收益分配新机制,为贫困户增加收入。一是对本社社员和建档立卡户生产的粮食按品种区分,以高出市场价格15%与40%进行定单收购,每亩可增加收益150元以及400元。二是在自愿认同的基础上将入社农户的信贷资金整合成股份,通过实施项目,在金融合作获益后按信贷资金比例回报贫困户,每年可为贫困户增加收益4300余元。三是以每个工价150元聘用贫困户来公司务工,实施劳务扶贫。
他以绿色、生态、环保、健康的理念,对接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政策,严格执行绿色有机标准,培植立体绿色农业,提高优等大米品质。从选地、供种、育苗、培管、收割、加工、包装、储存、销售等环节,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保障体系,把消费者利益至上贯穿于企业行动全过程。种养结合,打造立体农业:让鱼稻共生、泥鳅共存、田鸭共养。
他扶危济困,做时代的公益人。今年疫情期间,公司不减员不降薪,关爱所有员工;公司每年聘用短工约在12000个左右,但不拖欠一分钱;心印村村民肖时松突发老溢血他资助3万元解困;坝古村村民王焕义是退伍军人,因在部队受伤留下后遗症,妻子又体弱多病,家里生活极度困难,他资助1万元,还资助他的女儿王香到大学毕业;仙仁村村民瞿继林是一位孤寡老人,他每月为他送去200元生活费,一桶食用油,20斤大米;他主动资助贫困生瞿言书、彭华威、彭华实、肖慧、肖涵等30余人每人每期1000元至2000元不等;坝古村村民郑仕国是建档立卡户,公司每月1200元聘用他在当地做50亩稻田的管水员;坝古村村民李国军是建档立卡户,家有4口人,公司鼓励他把扶贫资金作为发展资金入股参与分红,将8亩责任田入社种植水稻,李国军一家人均年收入突破6000元;今年疫情期间他捐款捐物累计达13万余元。
近年来,他先后被评为第三届感动永顺10大新闻人物、湘西州劳动模范、州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全国粮食经济人模范个人、全国百名村暖花开--乡村致富带头人、2020被评为湘西州第一届农业乡土人才。
来源:永顺分站
作者:罗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