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媒体关注问题,答记者问。
记者:《条例》中都回应了市民关切的哪些问题?
湘西州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彭家银答记者问
答:条例第二章通过正向倡导和反向约束两个维度,针对市民关切、社会关注的文明用餐、文明乡风、红色资源保护和不文明公共秩序、不文明出行、不文明旅游等方面,制定了切实可行、群众乐于接受、便于实施的法律规定。通过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将进一步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文明婚嫁、文明殡葬等文明行为,反对乱搭乱建、高空抛物、旅游变相收费等不文明行为。条例在倡导文明行为、树立文明规范、提升文明素养、增强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将发挥积极的引导促进规范作用。
记者:此次委托第三方立法与以往的立法模式有什么异同?
湘西州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陈文姝答记者问
答:目前,法规草案的起草方式主要有人大主导起草、依托政府相关部门起草和委托第三方起草三种。委托第三方起草具有解决政府相关部门立法能力和经验不足、拓展公众参与立法渠道、防止部门利益法制化,有利于立法实务与理论相结合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委托第三方起草立法模式在地方立法中得到较多运用。本次立法,我们在《条例》的起草阶段,就将人大相关委员会、行政执法部门和承担第三方起草任务的专家学者结合在一起,对于起草过程中调研、起草、听证、论证、修改等全程参与,整合了立法资源,形成了工作合力,本来应该是后期参与的主体做到了提前介入,提前了解起草过程中法规草案形成的原意和背景,实现了法学专家与实务工作者、执法工作者相结合,实现了理论和实际执法工作相结合,《条例》的立法质量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记者:住建部门结合城市管理职能如何更好地推动《条例》的实施?
湘西州住建局(人防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峥嵘答记者问
答:《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住建部门,在城市管理方面,我局将通过以下措施来进行落实。
(一)加强学习,凝聚文明共识。对州本级及各县市区城市管理部门,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培训,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能够准确把握《条例》各项文明行为标准和具体要求,坚持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断增强文明意识,自觉成为践行《条例》的先进典范。同时把《条例》作为开展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法治支撑保障作用,在服务群众上要有新作为,在文明执法上要有新突破。
(二)强化宣传,引导社会参与。积极开展城市管理领域文明行为宣教,充分发挥传统载体和新媒体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广泛、深入宣传文明行为,传播文明理念,努力营造全社会促进文明行为的氛围。在主次干道、广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利用户外广告、楼宇电视、电子显示屏、广场展板、宣传栏等宣传载体,充分使用视频、动画、板报、标语等宣传方式,使文明行为规范深入人心,着力提升社会公众对《条例》的知晓度,引导群众了解文明常识,营造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全面监督,助推习惯养成。结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坚持依法惩戒与教育宣传并举。加大城市环境精细化管理,持续开展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及城区户外广告、餐饮油烟污染、扬尘污染治理,深入开展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堆乱放等乱象整治,规范渣土运输行为,打击违规运输建筑垃圾、车辆污染路面、扬尘污染等行为;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加大辖区环境卫生整治及卫生死角排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改善城市卫生环境。
记者:如何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推动《湘西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入脑入心,走进千家万户?
湘西州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修洪答记者问
答:培养文明学生、培育文明新风是教体部门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教育群体特殊,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涉及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州教体局将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坚持以文明创建引领教体高质量发展,积极践行《湘西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提升办学品质和育人环境。
一是筑牢主阵地。在全州中小学校全覆盖创建文明校园,督促指导74个省州级文明标兵校园创建升级,州教体局机关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标兵单位,州民族中学、吉大师院附小荣获全国文明校园。
二是拓展主渠道。倡导广大师生履行文明公约,规范文明行为,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推动家校社“三位一体”传播文明新风。
三是赋能主力军。将高尚师德、文明师风作为教师必备品质,在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我们的节日”“雷锋家乡学雷锋”“争当文明小公民”等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培育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
四是唱响主旋律。全州60万师生全员参与文明创建活动,成为新时代文明的参与者、传播者、捍卫者、引领者,用教体文明程度提升全域文明指数,为创建文明城市增色添彩。
记者:交警部门将如何推进《条例》的实施?
湘西州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麻建平答记者问
全州公安机关交警部门将促进《条例》的实施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的一堂实践课,强力务实推进《条例》实施,构筑新时代湘西州多元化文明交通安全管理格局。
一是狠抓民生实事工程。2023年将全力推动各县市区加大交通隔离栏、智能信号灯、标识标牌等建设;科学研判车流量,部分路段增设路内临时泊位;强化科技信息化应用,优化道路状况自动感知、交通态势自动研判、信号控制自动调整、交通违法自动监测、路况信息自动发布等工作。
二是推进“全时全域”警务。实施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强化交通流量研判,发挥铁骑勤务作用;坚持“一点一策”治乱疏堵,做精高峰岗、助学岗管控模式,实施优化信号灯配时、及时分流等措施,努力让出行群众“路通心畅”。与交通运输、住建等部门的联动共同推动停车场管理规范,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停车资源限时免费向市民开放,最大限度破解停车难问题。
三是着力提升警务效能。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改善车驾管便民服务,强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出台“我为群众办事”25项措施,“优化营商环境”10项措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农村派出所管理交管业务贴近群众的优势,把公安交管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推进“互联网+交通管理服务”,全面推广“交管12123APP”,做实“网办中心”,实现公安部交管局开通的业务办理事项全部能够办理,真正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把业务办好。
四是严格执法规范化建设。对标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聚焦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深入开展政治、业务“双督察”,持之以恒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执法教育培训,严格执法监督管理,规范执法权力运行,不断提高公安交管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