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融媒9月29日讯(通讯员 覃慧英 田永祥)9月28日晚,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开展夜调时,在小溪村大坪岗组发现了一条罕见的红色蛇类,当即拍了照片和视频。经吉首大学张佑祥副教授鉴定后,确定为中华珊瑚蛇Sinomicrurus macclellandi。此次发现刷新了该保护区爬行类记录。
据小溪管理局高级工程师田永祥介绍,中华珊瑚蛇为华珊瑚蛇属 Sinomicrurus 眼镜蛇科Elapidae的一种小型陆栖蛇,体色较艳丽,前沟牙类毒蛇。其毒性主要是神经肌肉传递为主的神经毒,会导致人反射失调、痉挛、惊厥、麻痹,最后死亡。头背色黑,有两条黄白色横纹,前条细,横跨两眼,后条宽大,背面红褐色,有镶黄边的黑横纹躯干19∽39条,尾背0∽7条,腹面黄白色。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常生活在丘陵或山区森林,大多夜间活动,以小型蛇和蜥蜴为食,卵生。
中华珊瑚蛇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近危(NT)、《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易危(VU)和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名录。小溪中华珊瑚蛇新纪录的发现是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良好生态环境有力证明,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也充分显示了保护小溪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来源:永顺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覃慧英 田永祥
责编:彭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