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融媒4月24日讯(通讯员 唐佛港)连日来,润雅乡凤鸣村的村民们在新翻耕的土地上挥汗如雨,起垄铺膜、量距栽苗、浇水培土……紫茶种植基地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勾勒出一幅田月桑时的春耕图。
图为润雅乡凤鸣村村民在扦插紫茶
永顺县润雅乡凤鸣村位于武陵山脉腹地,常年温暖湿润,是传统的莓茶种植区,村内的四方界海拔在1000米左右,常年云雾缭绕,光照足、土壤沃,种植的莓茶绿色无污染,产出茶叶质量相当高,销售莓茶便是当地老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茶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粗放式的莓茶种植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市场需要,如何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莓茶产业,凤鸣村支两委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通过多方考察,村里决定继续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土壤优势,种植生长环境适宜但更受市场青睐的紫茶,带领村民们驶入小康幸福“快车道”。
“原生态紫茶在其他地方极少,嫩苗在市场上都无法买到!最开始的紫茶是我在四方界上巡山时偶然发现的,几株野生的紫色莓茶,不但颜色非常好看,而且喝后回甘味道香甜,我特意保留了下来。野生紫茶培育特别奇特,整株移栽不能成活,只有扦插才能成活。村里现在开始种植紫茶,就是要让这个曾经拥有千亩茶园的村落重新焕发生机,更好造福群众。”凤鸣村党支部书记覃赵云指着自己的育苗基地兴奋地说。
据了解,凤鸣村目前已经完成第一期紫茶20余亩基地建设,通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的经营模式,由合作社统一规划、收购、加工、销售,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确保茶叶品质好,价钱好,农户效益好。农民种植紫茶积极性越来越高,全村生态无污染的紫茶叶产开始走实走深走远。
“我们不仅要把茶叶种好,茶文化做响,还要把茶园旁边富有特色的旧民居利用起来,打造农耕茶叶体验村寨,让客商可以在村内体验采茶、制茶、品茶、购茶等,走上农文旅融合之路,把我们的紫茶品牌进一步唱响,销路进一步扩宽,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做大。”覃赵云信心满满。
来源:永顺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唐佛港
责编:彭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