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是衡阳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影像科主治医师,2023年10月被选派到永顺县中医院放射科开展对口支援帮扶工作。一年以来,他充分发挥放射影像学专业优势,通过言传身教、教研相长,变“输血”为“造血”,积极助力永顺县放射影像医疗事业的发展。
“我们在这个肺窗和这个纵隔窗里面都会看到这些斑片状的低密度灶。这低密度灶通过我们测量CT值,它是能够出现一个,气体密度也有了改变。”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需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在永顺县中医院放射科检查室,每天都有患者前来做CT、磁共振,片子则传送至影像诊断室。白杨表示:“放射科的工作就是看各种图像信息,为各个临床科室诊断提供依据。”
为了帮助科室医生们从大量影像信息里尽可能更快更精准地明辨病症,白杨会定期指导放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阅片基本步骤和诊断报告书写方法,如肺结节、肛瘘、肛周脓肿、鼻咽癌及肺癌等等,并指导学习周围型肺癌、急腹症、肺脓肿等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等,使得大家受益匪浅。
该院放射科医师吴辉表示:“能时常跟着白老师学习病例分析的机会十分难得,他工作认真、责任,人和蔼可亲,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在工作中遇到比较疑难的片子,他可以帮我们理清诊断思路,剖析一下问题。”
“白老师从很多部位的常见病、多发病,给我们很大的思维空间,诊断思路、鉴别诊断,给我们更广阔的、深度的思维,让我们从不会到了会,比如像肺部的,还有腹部的常见病、多发病,还有我们核磁的盆腔的、肛肠肛瘘的这块,对我们有很大很大的帮助。”该院放射科医师梁朝霞补充道。
一年以来,白杨参与放射科工作并按科室人员同等正常排班,同时帮助指导永顺县中医院放射科建立健全了基本的业务规范和制度、帮助医务人员提高基本诊疗业务技术水平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下乡帮扶的医护人员以讲课、示范、讨论等形式面对面、手把手地交流。在此工作期间他审核影像门急诊报告6600人次,开展新技术2项,包括64层CT薄层扫描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评估价值及盆腔MRI规范性扫描指导肛瘘及肛周脓肿的分型,提升了放射影像学诊断水平,扩宽了中医院的影像科业务范围,促进了影像学科辅助全院各个科室的全面发展。
该院放射科副主任满玉平表示:“科室开始进行磁共振,开始没有老师带,是白老师来了以后,朝着“传、帮、教、带”,确实辛苦,给我们从影像、解剖,然后进入诊断,我们得到很大的提升,通过带教一年,现在我们基本上是常见病、多发病,还有些疑难杂症,都能独立完成报告。”
“全心投入,履职尽责”的白杨深深影响着大家,也激励着大家继续坚守医者初心,守护百姓健康。
“白老师对口帮扶工作快要结束了,心里还是非常的不舍。如果以后有机会希望白老师经常来指教我们,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像白老师这样认真负责的老师,来引领我们、指导我们,让我们有更大的进步,更深更广更高的飞跃,让我们变得更好。”该院放射科医师梁朝霞很是不舍。
第一次从三甲医院下到基层,白杨真切地感受到了基层医院的困难和面临的问题,也更加明白还有许许多多的老百姓没有享受到医疗进步带来的福利。他希望帮扶活动能长期进行,切实提升基层医院影像诊疗水平和效率,改善老百姓因治病而到处奔波的苦日子,让他们享受到优质的影像诊断服务,放心选择就地问医。
白杨表示:“这段支医经历,注定会成为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将激励我继续前进。在帮扶工作中,我也深感责任之重大。也体会到放射诊断对医疗以及患者的重要性。在未来的这个日子里,我相信,永顺和衡阳一定会携手并进,共创更美好的医疗道路。”
在平凡的支医岗位上,白杨始终秉承“倾情帮扶、真情服务”使命,以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无私奉献,看似平凡却蕴含着医者无疆的大爱。
来源:永顺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蓉 覃天涯
责编:田新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