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顺
吉首大学芙蓉学子团队开展“土司文化调研”专项行动
2025-07-03 11:47:02今日永顺 字号:

永顺融媒7月3日讯(通讯员 王雅琪 姚南平 王博)“土王坐在老司城,修金店立武门,赛过北京城……”这首流传在永顺县司城村的土家族民谣,凝结着一段厚重的历史记忆,也见证了土司文化在当地百姓心中的深远影响。7月2日,吉首大学人文学院“湘土青年”文化振兴团队走进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开展“土司文化调研”专项行动,致力于以高校青年之力挖掘民族文化根脉,探索土司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

调研当天,团队成员分组深入村寨,走村入户,主动敲开村民家门,与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村民面对面交流。老人、小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皆是他们重点倾听的对象。一户户家中、一处处田垄旁,摆手舞的节奏、土家歌的旋律、刺绣背后的故事,在交谈中娓娓道来。

“以前摆手舞是村里一年中最热闹的事,舞几天几夜都不停。”一位年近古稀的村民回忆,“现在年轻人走出去多了,热闹场面少了,但文化的根还在,只要还有人愿意学,就能一直传下去。”在这些质朴真挚的话语中,团队成员真切感受到,尽管乡村文化传承正面临断裂风险,但村民的文化认同与传承意愿依然深厚而顽强。

除入户调研外,团队还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司城遗址开展实地考察,围绕遗址布局、建筑结构与碑刻铭文等展开详细记录。老司城作为土家族土司制度的重要遗存,曾是永顺宣慰司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华土司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湘西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为了更加系统地掌握文化传承现状,团队设计了涵盖民间记忆、非遗项目、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分层次面向文化学者、基层干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及普通村民开展访谈。在与地方文化研究者的交流中,团队逐步厘清土司制度的演变脉络及其与地方治理、社会结构之间的深层关联,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司城村当下面临的现实困境——人口流失、非遗传承乏力、传统技艺市场转化滞后等问题,成为文化保护亟需破解的“瓶颈”。

“土司文化不是静静躺在博物馆里的历史遗迹,它就活在村民的生活中。”一位村干部在访谈中感慨道,“只要人还在村里,文化就有生命。”团队成员也由衷表示:“如果我们不主动记录、不努力传播,它也可能在沉默中消失。”

该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土司文化调研”不仅是一场深入基层的文化采集行动,更是高校青年将专业知识融入现实土壤的有力实践。我们团队将继续深耕司城村,开展文化采风、游客行为观察、非遗体验、互动访谈等系列活动,围绕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结合点,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系统撰写专题调研报告。

来源:永顺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雅琪 姚南平 王博

责编:彭美林

点击查看全文